Dribs & Drabs
台灣旅遊 Taiwan
設計 Design
其他 Others
新北林口的新地標「國家檔案館」,自 2025/09/02 起試營運,並將於 2025/11/22 隆重開幕!昨日趁著試營運階段走訪,來朝聖這座現代感與文化底蘊兼具的新美學建築。建築設計取林口特有的紅土為靈感,以磚紅和純白為主色調,並結合玻璃的通透性與鏡面的倒影,讓整體視覺更顯遼闊宏偉。從踏入園區的那一刻起,便能感受到它獨有的氣韻與張力。
如同「國家檔案館」的名稱,這裡承載著台灣社會發展與歷史脈絡的珍貴記憶。開幕首展規劃了常設展《島讀.我們的故事》,以及特展《重返1987-解嚴檔案特展》,以多元的角度帶領人們閱讀歷史、走進時代。現階段試營運期間,建築與展覽皆開放免費參觀,非常值得前來走走,不僅欣賞建築之美,也將進行一場與台灣歷史的深度對話。
前往國家檔案館相當便利,館方提供免費接駁巴士直達。搭乘處在機捷A9林口轉運站9號月台,車程約十分鐘,時刻表可參考下方:
國家檔案館設有兩處入口,一處是路程較短的階梯入口,另一處是專為推車輪椅設計的無障礙坡道,兩處皆通往建築的二樓大門。我很喜歡無障礙坡道這段路,中間會經過一處被白色網格包圍的迎賓廊道,這是藝術家許宗傑的作品「以霧為景」,以林口多霧的城市意象為靈感創作。走入廊道,彷彿置身於霧氣氤氳的空間之中,從一格格方框望向建築,與藝術裝置彼此交錯映襯,產生截然不同的觀感。
步入國家檔案館,映入眼簾的是三方位落地玻璃窗的挑高大廳,戶外的綠意與藍天盡收眼底,氣勢大器且壯觀。室內延續著建築外觀的磚紅色調,為空間添增了貴氣與質感。入口右側是林口在地知名咖啡廳 「Walk in」,即使平日也常是一位難求。目前供應的餐點以飲品與蛋糕為主,若想用餐,建議提早到訪,或先登記候位、再悠閒逛展後回來享用。
在咖啡廳的另一側,延伸向上的階梯靜靜通往三樓,而最引人注目的,莫過於懸掛在中央的球形藝術裝置。這件同樣由藝術家許宗傑創作的作品「以鏡為史」,利用數百片玫瑰金鏡面拼組而成,如同一顆懸浮於空間的巨型球體,環抱著階梯,打造一條璀璨的鏡面隧道。玫瑰金的華麗光澤與磚紅的優雅貴氣彼此映襯,讓空間更顯質感。
走進球體中央,那份感受與遠方凝望截然不同。眼前這條鏡面隧道,每一面鏡子都承載著一段歷史,「以鏡為史」的命名格外貼切,也正好呼應了國家檔案館的精神。當我站在隧道中央,注視著緩緩旋轉的鏡面,光影交錯間,時而映照的是歷史的片段,時而又是此刻的自己。隱含著過去與現在始終緊緊相連,也讓人不禁思索其中深意。以鏡為史和以霧為景兩座藝術裝置,概念跟形體類似,但藝術家以不同材質和形狀來建構,展演出截然不同的氛圍,太讓人佩服了!
試營運階段目前展出兩個展覽,一個為常設展《島讀.我們的故事》,以及特展《重返1987-解嚴檔案特展》。雖然多數內容在課本上曾讀過,但對於生活在安穩年代的我們而言,這些往往只是歷史的片段;然而對爸媽,甚至更年長的長輩來說,卻是真實經歷過的生活與記憶。若能帶著長輩一同前來,相信會引發更多共鳴,也讓我們更貼近那段時代的脈動。
常設展以時間軸為主線,自西元1945年開始,描繪著戰後臺灣政局的轉折與動盪。從初期社會重建,到政府推動一連串建設與方針,逐步奠定經濟起飛的基礎;隨著時代推移,民主意識漸漸抬頭,人民的聲音開始被聽見,社會也在一次次的磨合中成長與茁壯。
展場中不僅陳列了各種檔案、照片與影音資料,更透過互動裝置讓觀者親身感受。最終,臺灣在多元化的世界裡逐漸展現自我,以堅實的步伐走向國際舞台,尋找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定位。展覽不僅是歷史的回顧,更像時光旅程,提醒我們現今所擁有的,都是在無數努力與堅持下累積來的成果。
時光捲起的浪潮,沉澱於檔案中、堆積成我們的記憶,我們的島。
我是從特展的入口一路逛到常設展,兩展中間沒有特別的分界展區的內容自然銜接,但我的出口意外變成了常設展的入口,也給人一種巧妙的轉換感。在常設展的入口是一疊疊公文在空中飛舞的景象,令人驚艷不已,美得像是一場靜止的風暴。入口處的時光迴廊同樣令人印象深刻,兩側以投影呈現火車的旅程,從過往的歲月一路延伸到現今,光影交錯之間,時間的流動與城市的變遷,仿佛在眼前緩緩展開。
國家檔案館的建築由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操刀設計。之前拜訪過他們的作品「北投圖書館」,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。而下一個大型公共建設「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暨典藏中心」也將在年底落成,位於我的故鄉台南新營。這棟耗時多年打造的建築終於即將開幕,讓我萬分期待,一定要去朝聖!
國家檔案館無論是建築設計、文化氛圍,或是展覽內容,都讓我深深著迷。雖然展覽中有些內容帶著些許的政治傾向,但小瑕疵並不影響整體體驗。當日漫步其間,感受到的沉浸感與空間氛圍,仍然讓我對這座館充滿喜愛。2025/11/22 前為試營運,全館免費參觀,喜歡建築美學或展覽的朋友,不要錯過囉!
IG有製作短影片
請點以下繼續觀看
歡迎追蹤IG
推薦閱讀